最近幾天,在成都擁有30多家零售門店的至誠恒泰酒類連鎖公司總經理鄧國銀盤點報表時發(fā)現,,雙節(jié)期間,,公司酒類銷售結構發(fā)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,。 “一些零售價超過2000元的名酒銷量下滑;普五,、國窖1573,、青花郎等千元白酒,有所增長,,但尚未恢復到2019年水平,;500元-800元次高端白酒,下跌明顯,;300-400元名酒產品,,增長最快?!编噰y分析,。 2023年,考慮到白酒普遍都在買贈,、促銷,、發(fā)紅包,價格折讓很大,,白酒整體價格“中樞”下移,,已是毋庸置疑。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,2023年年1-8月,,全國規(guī)模以上白酒企業(yè)白酒(折65度)產量達261.8萬千升,同比下降13.2%,。白酒大省四川的數據顯示,,1-8月,四川省規(guī)模以上企業(yè)白酒產量98.9萬千升,,同比下降15.5%,。 銷量下滑,價格下跌,,白酒“量價雙降”時代來了嗎,,背后推手何在,對市場可能造成何種影響,,又發(fā)出什么信號,?云酒頭條(微信號:云酒頭條)進行了深度分析和調研。 ? 量價雙降 十年少見 2013年“八項規(guī)定”出臺,,白酒市場生變,,高端白酒政務消費泡沫刺破,引發(fā)白酒價格下跌,。2014-2016年,,53度飛天茅臺價格從2000元/瓶,,一路下滑到800多元/瓶。其他高端白酒,,價格也大多跳水,。 白酒價格整體下滑,但產量依然增長,。 相關數據顯示,,2013-2016年,中國白酒產量分別為1226.2萬千升,、1257.13萬千升,、1313萬千升、1358.4萬千升,,增速分別為7.05%,、2.5%、4.46%,、3.5%,。 2017年,中國白酒產量首次出現下降,。2017-2022年,,中國白酒產量分別為1198.1萬千升、871.2萬千升,、785.9萬千升,、740.7萬千升、715.6萬千升,、671.2萬千升,,“六連降”之后,白酒產量下滑43.97%,。 產量下降之際,,白酒行業(yè)營收和利潤卻在快速增長。? 2017年,,我國規(guī)上白酒企業(yè)1593家,,實現銷售5654.42億元,同比增長14.42%,;實現利潤1028.48億元,同比增長35.79%,。 2021年,,我國規(guī)上白酒企業(yè)銷售6033.48億元,同比增長3.38%,;實現利潤1701.94億元,,同比增長7.35%,。 2022年,我國規(guī)上白酒企業(yè)963家,,實現銷售6626.45億元,,同比增長9.64%;實現利潤2201.72億元,,同比增長29.36%,。 可以看出,2017-2022年,,我國規(guī)上白酒企業(yè)減少630家,,產能減少526.9萬千升,但行業(yè)營收和利潤分別增加了972.03億元,、1173.24億元,,行業(yè)利潤增幅明顯超過營收增幅,關鍵推手便是酒企實施“漲價”策略,。 不斷上移的價格中樞,,讓白酒在產量“六連降”后,營收利潤反而快速增長,。 以上市公司為例,,茅臺五糧液等4家白酒頭部上市公司凈利潤,5年快速增長,,行業(yè)產能收縮對其沒有影響,,高端產品占比的增加和噸酒價格上漲,成為關鍵點,。 因此,,2017年白酒在經歷6年“量縮價漲”后,2023年中秋國慶“量價雙跌”,,放在十年周期都不多見,,同時也發(fā)出信號,白酒“控量保價,、縮量增長”模式,,或已經觸碰到天花板。 ? 經濟增速 產業(yè)變化 人口變遷? 依靠“銷量減少,、價格上漲”,,中國白酒營收、利潤多年增長,,2023年這一模式為何遇阻,?經濟增速、產業(yè)變化、人口變遷,,成為市場生變的三大推手,。? 經濟增長放緩。國內生產總值(GDP)增速快慢,,代表財富增加,,成為白酒消費經濟基礎。2013-2019年,,中國GDP增速分別為7.77%,、7.3%、6.91%,、6.74%,、6.76%、6.57%,、6.1%,。2020-2022三年疫情,GDP平均增速為4.5%,,明顯低于2014-2016年酒業(yè)三年調整期,,經濟增長放緩帶來收入下降,造成部分酒類產品有效需求不足,。 產業(yè)變化,。高端白酒,很大部分用于中高端商務消費,。房地產,、建筑、互聯網,、金融等行業(yè),,用酒頻次多檔次高、禮品需求較大,,是高端白酒消費主力,。以房地產為例,2017-2021年,,廣義房地產拉動的增加值在名義GDP中占比約17%,,2022年其占比約13%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,2023年上半年,,全國房地產開發(fā)投資同比下降7.9%,累計降幅連續(xù)4個月擴大,,互聯網行業(yè)也出現增速放緩,,大廠“減員增效”,。上述產業(yè)調整,,減少了對高端白酒的需求,。 人口老齡化。按照年齡劃分,,30-50歲的男性屬于白酒消費主力,。2022年,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2.8億,,到2050年,,60歲及以上人口將增長至近5億人,受健康和消費觀念影響,,老年人白酒消費頻率和檔次有所下降,,這將對白酒產業(yè)發(fā)展,帶來長遠而深刻的影響,。 如果將經濟,、產業(yè)、人口三大要素,,與近年來白酒產量下滑,,依靠“縮量上漲”增長聯系分析,就可以發(fā)現,,白酒產業(yè)從黃金十年“量價齊升”,,到2014-2016年,受“八項規(guī)定”影響,,出現“量升價降”,,再到2017年以后“縮量漲價”,發(fā)展到2023年雙節(jié)“量價雙降”,,宏觀經濟,、產業(yè)發(fā)展、社會環(huán)境變化,,才是現象背后的真正的推手,。 ? 量價雙降 風險or機遇 2023年雙節(jié),超高端高端白酒“賣不動”,,行業(yè)量價雙降信號明顯,,其中蘊藏何種機遇,又存在哪些風險,? 品牌集中有利名酒,。2017-2022年,我國規(guī)上白酒企業(yè)減少630家,,產能減少526.9萬千升,,這一輪淘汰賽,退出的主要是中小酒企,名酒反而在逆勢擴張,。 川酒集團黨委副書記,、總經理楊官榮表示,近年來,,中小酒廠產能過剩,,減少生產是普遍現象,其中部分酒企,,通過拉長發(fā)酵周期,,提高白酒等級質量破解產能難題,但一部分缺乏品牌歷史和技術,、人才優(yōu)勢,,主要賣原酒為生的中小酒企,不得不退出市場,。云酒頭條(微信號:云酒頭條)獲悉,,以四川大邑為例,全縣規(guī)模以上白酒企業(yè),,僅剩不到10家,。 與之相反,茅臺,、五糧液,、瀘州老窖等名酒,紛紛加速擴張產能,。僅2022年白酒上市公司就計劃投入百億,,產能增加10萬千升,馬太效應非常明顯,。 因此,,量價雙降是指白酒總量,蛋糕變小的同時,,名酒占據的份額越來越多,。 消費紅利依然存在。白酒行業(yè)價格空間巨大,,從數千元延伸到幾十元,,超高端、高端白酒價格下跌的同時,,部分酒企也享受到中低端產品消費升級紅利,。 數據顯示,2023年1-6月,, 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中有10家中檔及以下產品營收增幅超過10%,。如舍得酒業(yè)的普通酒,,同比增長23.75%;今世緣A類產品增長28.34%,,找到新的增長點,。 鄧國銀向云酒頭條(微信號:云酒頭條)表示,雙節(jié)期間,,公司300多元的名酒銷量最好,,消費者購買名酒,,講究性價比,,看重“面子+里子”。2023年,,國臺酒業(yè)提出在廣東銷售20億,,300元價位段產品,也成為銷售主力,。 由此看來,,白酒量價雙降中的價格下滑,主要是對過去高速發(fā)展中白酒漲價過快,,出現價格泡沫的修正,,在200元-300元的大眾價格帶,白酒依然有相當大的紅利空間,。 行業(yè)洗牌不可避免,,白酒行業(yè)量價雙降存在一定機遇,另一方面,,也預示行業(yè)風險正在積聚,。 四川省酒類流通協會品牌運營分會秘書長李春霖表示,白酒頭部品牌集中,、贏家通吃競爭加劇,,由于過于“內卷”,部分名酒“高周轉低毛利”快消品分化明顯,,酒類流通出現嚴重的資產荒,,酒業(yè)資本有大規(guī)模萎縮的可能。 柒善品牌戰(zhàn)略營銷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,,白酒從“縮量增長”到量價雙降,,因為依靠漲價,價格不能漲到天上去,。宏觀大環(huán)境之變和人口老齡化,,讓白酒消費減少,產量或難以短期止跌,。目前,,部分名酒價格依然倒掛,,渠道商去庫存意愿強烈,行業(yè)只有經歷深度洗牌才能逐步化解矛盾,。 綜上所述,,白酒行業(yè)從黃金十年“量價齊升”,到2023年“量價雙降”,,是中國經濟增長,、產業(yè)競爭、市場變化的結果,,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,,酒業(yè)必須正視。 另一方面,,白酒量價雙降,,也對產業(yè)發(fā)展速度和質量提出新要求,白酒產業(yè)調整,,其寬廣的價格帶和較高的毛利,,依然存在很大吸引力,這也會倒逼酒類廠商采用新思維,、新辦法,、新模式破局,為白酒產業(yè)發(fā)展,,注入新活力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