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至,,中國二十四節(jié)氣之一,。
在這一天里,北半球白晝最短,、黑夜最長。冬至和春分,、秋分,、夏至等節(jié)氣一起,構(gòu)成了古人最早的時間體系,。春去冬來,,立夏冬至。周而復始,,年年有余,。
冬至對于古人來說有多重要?《太平御覽·時序部》中記載:“十一月建子,,周之正月,冬至日南極,,影極長,。陰陽日月,萬物之始,,律當黃鐘,,其管最長,故有履長之慶,?!?/span>
即是說,周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,,冬至則是新年歲首,。
又據(jù)宋代《東京夢華錄》中記載:“十一月冬至,雖至貧者,,一年之間,,積累假借,至此日更易新衣,。備辦飲食,,享祀先祖,官放關(guān)撲,,慶賀往來,,一如年節(jié)?!币虼?,到現(xiàn)在民間仍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說法。
冬至過年,,人間團圓。在這一天,,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貧民百姓,,都會換上新衣,備好美酒佳肴,,犒勞自己,。
在南方,有冬至祭祖,、宴飲的習俗,;而在北方,每年冬至日都會吃上一頓熱氣騰騰的餃子,。漸漸地,,“餃子就酒,越喝越有”這句俗語就成了人們祛寒取暖的美好祈福,。
相傳,,餃子是由東漢時期的醫(yī)藥學家張仲景首創(chuàng),。在張仲景告老還鄉(xiāng)的途中正值嚴冬,他看見許多無家可歸的人在寒風中凍傷,,由此研制了一個可以御寒的食療方子,救了許多人,。
隨著民間的不斷演化,,食療方子中的吃食也就更名為餃子。因此,,如今在冬至吃餃子的習俗也正是為了紀念張仲景,。
而在“餃子就酒,越喝越有”這句俗語中,,還隱含著另一個習俗——冬至勸酒,。
但勸酒不代表可以濫酒,明代詩人袁弘道在詩中寫“糟壇屢建三章約”,,這表明酒宴上所有人都需約法三章,,為了限制人們無節(jié)制飲酒,早在周朝便產(chǎn)生了酒令,。
周公輔佐成王時期制定了《酒誥》以節(jié)制子民飲酒,。往后各朝各代酒令,更多地被賦予了休閑娛樂的意義,,演變?yōu)橐环N佐酒助興的游戲,。
在《紅樓夢》第五十回“蘆雪庵爭聯(lián)即景詩?暖香塢雅制春燈謎”中,大觀園內(nèi)眾人一邊吃鹿肉,、一邊溫酒行著酒令,。寶玉聯(lián)句輸了之后,被罰去櫳翠庵向妙玉乞紅梅,,臨走之時,,湘云黛玉一齊說道:“外頭冷的很,你且吃杯熱酒再去,?!?/span>
北宋學者朱敦儒說:“金壺鏇酒瓊酥熱。瓊酥熱,,今朝不飲,,幾時歡悅?!彼纬~人毛滂則說:“綠尊香嫩蒲萄暖,,滿酌破冬嚴?!笨梢?,天氣嚴寒之時,,人們便會熱酒以抵御風寒。
這在酒文化歷史悠久的瀘州,,也不例外,。在古代很長一段歷史時期里,酒的度數(shù)偏低,,古人便通過加熱的方式讓酒中雜質(zhì)揮發(fā),,以得到更好的飲酒體驗。
有學者在考古研究中提到,,2001年,,瀘縣石橋鎮(zhèn)新屋嘴村出土的南宋高浮雕持注子女侍石刻上,有一桌一椅,,侍女站立于桌椅旁,,右手握注子把手,左手托注碗,?!白⒆又糜谧⑼胫校⒆痈共繘]于注碗,。注碗為深腹圈足大碗,,形似南瓜瓜瓣,是宋代酒器的典型特征之一,?!保ǔ鲎浴稄臑o州酒文物看古代瀘州飲酒風俗》鄭欽予,刊載于《文化學刊》 2022年第8期,。)
結(jié)合《夢梁錄》中“又有向前換湯斟酒,,歌唱獻果,燒香香藥,,謂之‘廝波’”的記載來看,,“換湯”就是為了保持酒水的溫熱,而不斷更換注碗中的熱水,。石刻中的侍女應是在一旁為主人或賓客斟酒,,為保持酒水溫熱,桌上設有注碗以“換湯”,。
飲酒,、作詩、吃餃子,,冬至作為古人觀念中的陽氣之端,,“數(shù)九”也從“冬至”次日開始。
梁代宗懔《荊楚歲時記》中記載:“俗用冬至日數(shù)及九九八十一日,,為寒盡,?!币簿褪钦f從冬至日起的九九八十一天一過,天氣就開始回暖,、大地將春,。?
因此,冬至也暗含了對春天的希冀,。
北宋詞人毛滂曾有言:“庭下早梅,,已含芳意,春盡瘦枝南,。”盡管數(shù)九寒天剛剛開始,,可院中那樹早梅已經(jīng)春意萌生,。
無獨有偶,宋代朱淑真在其作《冬至》中也道:“葵影便移長至日, 梅花先趁小寒開,。已有岸旁迎臘柳, 參差又欲領(lǐng)春來,。”梅花含苞待放, 柳枝抽出新芽, 盡管此時還是冰天雪地,,但春天還會遠嗎,?
借情于景、以物喻人,,梅花在中國古代文人眼中不僅僅是這一時節(jié)的自然風物,,更是以此寄托了文人高潔的志趣,是他們?nèi)烁竦耐饣?。因此,,文人寫梅,實則是寫自己,。
恰如王安石說:“墻角數(shù)枝梅,,凌寒獨自開?!痹趬沁@一不被關(guān)注之處,,梅花仍然傲然散發(fā)著幽香,被兩次罷相,、官場失意,、改革不順的王安石,不正如這枝在嚴寒中綻放的梅花一般,,高潔內(nèi)斂,?
又如杜甫云:“岸容待臘將舒柳, 山意沖寒欲放梅?!币粋€“舒”和一個“放”字將冬至前后生機勃勃,、春意涌動的畫面展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,,上闋時光催人老的惆悵一掃而空。而那將盛放的梅花,,何嘗不是詩人對新生活的盼望和祈愿,?
甚至,在宋代詩人楊萬里的眼中,,梅花也可以下酒喝,。他在《夜飲以白糖嚼梅花》中寫道:“剪雪作梅只堪嗅,點蜜如霜新可口,。一花自可咽一杯,,嚼盡寒花幾杯酒?!泵坊ò迪阌七h,,想小酌一番,卻囊中羞澀,,于是以梅佐酒,。不愿彎腰事權(quán)貴,貧賤不能移的楊萬里在此時此刻也和那凌寒開放的梅花,,融為一體了,。
今日瀘州,臘梅雖還未完全開放,,但我們也許可以透過那枝頭的點點春意,,去感受古人的風骨和雅趣。盡管隨著時間的推移,,我們?nèi)缃褚膊辉亠嬀谱髟?,但在冬至?jié)氣中,人們回顧去歲,、期盼新春的心情仍是年復一年,。
白日最短,思念最長,。在這團圓時刻,,也許不是人人都能和親朋團聚,但待到疫情徹底消散,,家家戶戶,,一定都能圍爐吃冬至餃、喝羊肉湯,,共同祝新冬,、迎安康。
今日冬至,走,,溫壺酒去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