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行至清明,,樹木抽芽,百花開放,。 大地一片新綠,,萬物乘上了春天的列車,呈現(xiàn)出一片杏雨梨云的繁盛景象,。 《歲時百問》中這樣解釋清明節(jié)氣:“萬物生長此時,,皆清潔而明凈。故謂之清明,?!?/strong> 清明的意思,,便是“氣清景明,萬物皆顯”,。至此寒氣消散,,氣溫攀升,人們主要的生活場景從室內轉移到室外,。 男女老少,,全都褪下厚重衣物,輕裝便服,,郊游踏青,,插柳放鳶。清明,,便成為一年四季中又一個重要的時間節(jié)點,。 清明分為三候:“一候桐始華;二候田鼠化為鴽(音同如),;三候虹始見,。” 陰氣漸退,,陽氣增長,,白桐花開,抖落一地清芬,;烈陽之氣漸盛,,喜陰的田鼠縮回了洞中,喜愛陽氣的鵪鶉類的小鳥,,會接替它出現(xiàn)在大眾視野中,;雨水增多,天空中會披掛彩虹,。 七彩之外,,便窺見一方春意深深。 清明的二十四番花信風,,一候桐花,,二候麥花,三候柳花,。 前文中提到的桐花,,是清明的一候花信風,也是其物候標志,。 白居易《桐花》里寫:“春令有常候,,清明桐始發(fā)。” 桐花,,盛開時大氣淋漓,,凋零時又無比迅疾,引發(fā)人的傷春情緒,,兼具絢爛與遺憾的雙重意蘊,。 杜甫《為農(nóng)》詩中描述的“圓荷浮小葉,細麥落輕花”,,便提到了第二候代表的麥花,。而在宋代董嗣杲的筆下,麥花又表現(xiàn)為“輕化細細,、萬頃雪光”,。 同時,麥花也是花期最短暫的花,,僅能開15-20分鐘,,且一般集中在上午開花,極難得見,。 柳花是柳樹的花,,《本草衍義》中載,“柳花即是初生有黃蕊者也”,。 后期柳花就變成了柳絮,,南朝醫(yī)藥家陶弘景有句子說到“柳花熟,隨風起,,狀如飛雪”,,其也有藥用價值。 柳絮飄飛之時,,思親氛圍便濃厚起來,。清明時候,插柳,、戴柳,,除了辟邪,,亦是表達“離情難舍”,。 清明,也是二十四節(jié)氣中唯一一個同時是節(jié)日的節(jié)氣,。 對生命熱烈復歸的歡欣贊嘆,,對過往逝去之人的思念祭奠,皆濃縮在這短短一天之中,。 清明節(jié)期間,,酒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個角色。 古時寒食節(jié),、清明節(jié),、上巳節(jié)三個節(jié)日時間相對臨近,,這三個節(jié)日的不同習俗,在漫長的時間推演之后,,凝聚,、保留到了現(xiàn)如今的清明節(jié)之中。 為紀念因山火而死的忠臣介子推,,便有了禁火,、掃墓、吃冷食的寒食節(jié),,而此時飲酒可以增加人體的熱量,,也可以平復人們哀悼親人的心情。 后來,,這幾個習俗逐漸轉移到了清明節(jié)之中,。 |清明節(jié)前杭州臨安村民制作清明粿 上巳節(jié)也有部分習俗,日漸變成清明節(jié)的固定活動,。 上巳節(jié)就是祓禊(音同服戲)之日,。祓即祛除疾病,清潔身心,;禊是修整,、凈身,祛除災厄,。 上巳節(jié)適合操辦祓除畔浴,、修禊之類的事宜,既能清潔身體,,也去除掉身上的晦氣。 《論語》之中《子路,、曾皙,、冉有,、公西華侍坐》篇中,,有提到:“莫春者,,春服既成,,冠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,浴乎沂,,風乎舞雩,,詠而歸,?!?/span> 這里描寫的便是上巳節(jié)的春沐活動——暮春時節(jié),,穿著春天的衣服,呼朋引伴,,到沂水中沐浴,,在舞雩臺上吹風,,一路唱著歌回家,。 然而中華大地地域遼闊,,個別地區(qū)緯度相差極大,,對居住于較高緯度的人群來說,,上巳節(jié)仍舊是“春寒料峭”,去河邊玩水并不可行,。 晉朝時期,,這一活動便被文人改為“曲水流觴”,。 《荊楚歲時記》記載:“三月三日,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間,,為流杯曲水之飲,。” 曲水流觴,,即每年陰歷三月三的上巳節(jié),,人們分別坐在環(huán)曲的水渠兩旁,,在上游放置酒杯,,一路順水漂流而下,杯停在誰的面前,,誰即取飲,或即興作賦,,以此取樂,。 觴,,便是酒杯的意思,。 “曲水流觴”所使用的一般為輕巧的木制杯具,不像我們平時見到的高腳杯,,這種杯子的形狀是橢圓的,腹淺,、底平,,兩側各有一只半月形的耳朵,也像鳥的翅膀,,可以在水中飄浮,。 |《彩繪漆鳥紋耳杯》出土于荊州江陵高臺28號西漢墓。耳杯,,又稱羽杯,、羽觴(觴音如“商”,指酒杯),,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盛酒器具,。耳杯斫木胎,,胎質較戰(zhàn)國耳杯輕薄,,口呈橢圓形,深腹弧壁,,平底,,矮圈足,,新月形耳,,耳面上翹,屬于圓耳杯類型,。器表及近口緣處髹黑漆,內髹紅漆,,內底正中彩繪小鳥一只,鳥的輪廓,、足及尾部用黑線勾勒,身與翅用黃綠色描繪,,鳥身卷曲,,頭尾相連,,纖細的長尾上翹,。圖/故宮博物院 關于“曲水流觴”的故事,最著名的就是王羲之的蘭亭集會,。 據(jù)史載,在這次游戲中,,有十一人各成詩兩篇,,十五人各成詩一篇,十六人作不出詩,,各罰酒三觥。 |《文徵明蘭亭修禊圖卷》表現(xiàn)的是廣為流傳的文壇佳話“蘭亭修禊”,。文徵明的這幅畫反映了東晉王羲之《蘭亭序》中的景象,。圖繪崇山峻嶺,溪流蜿蜒,,溪畔眾多文士或坐或臥,,觀賞著山光水色間淙淙溪水送來的酒觴,潛心構思,。水榭上相對而坐的王羲之等3人正在評點已寫畢的詩文,。林木蔭翳,叢竹泛翠,,春色濃得醉人,。圖/故宮博物院 千百年前的文人雅士,便是這樣群集于崇山峻嶺,、茂林修竹之中,,聽清流激越,看酒杯順流而下,,與好友縱情飲酒,,吟詠詩賦,,體悟自然。 酒,,帶出了他們最真實的生命體驗和感受,,或有寄托,或放浪形骸,,皆是快意人生,。 清明也多雨,便自然而然想起杜牧《清明》這首詩,。 “清明時節(jié)雨紛紛,,路上行人欲斷魂。借問酒家何處有,,牧童遙指杏花村,。” 杏花村釀汾酒,,而清明飲汾酒,,似乎也成為一種與詩人情懷的遙相呼應。 發(fā)現(xiàn)好酒的自然人文之美 更多好文…… 好酒地理局所發(fā)表的包括但不限于 文字、圖片,、視頻等原創(chuàng)作品,,均受法律保護。 未經(jīng)許可,,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,、篡改、刪減等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