密集的上市公司中報發(fā)布季剛剛過去,,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,作為白酒產銷大省的湖北,,卻沒有一家酒類上市公司,。 湖北有百億級的勁酒,有區(qū)域名酒白云邊和稻花香,。卻為何都沒有上市,?在資本圍獵與行業(yè)整合大潮下,湖北酒業(yè)該做出何種選擇? ? 鄂酒沒有一家上市成功的企業(yè) 長期以來,,最讓鄂酒引以為豪的,,是本地消費者對鄂酒極強的認知度和忠誠度。這種忠誠度,,撐起了勁酒,、稻花香、白云邊等一大批酒類企業(yè)的市場,。 勁酒是鄂酒帶頭大哥,。自1998年改制后,發(fā)展進入快車道,。2001年,,企業(yè)更名為勁牌有限公司,同年銷售收入高速增長到3.6億元,,而當年的保健酒老大上市公司海南椰島收入則為4.18億元,。到2016年,勁牌實現(xiàn)銷售收入92.15億元,,椰島被遠遠甩在身后,。 稻花香是湖北乃至中國酒業(yè)的一個傳奇。創(chuàng)始人蔡宏柱做醬油起家,,1986年接手當?shù)氐男【茝S,,1992年改名為湖北稻花香集團公司。2006年集團總銷售收入18億元,,2010年完成70億元,,2016年稻花香集團成功躋身500億企業(yè)俱樂部,其中酒業(yè)收入23億元,。 白云邊是區(qū)域酒企的優(yōu)等生,。白云邊一直以武漢市場為中心,以湖北市場為根據地,,走香型差異化路線,,在牢牢占據省內白酒首選品牌地位的基礎上,走出湖北,,走向全國,。2011年,銷售收入破30億元大關,,2016年達到43.54億元,。 雖然多年來頻頻傳出上市傳聞,不過上述三家為代表的鄂酒軍團卻至今沒有一家上市公司,。 ? 鄂酒為什么沒上市,? 一類是資金充足,,缺乏上市動力。勁酒是典型的案例,。 勁牌現(xiàn)金流狀況一直良好,多元化投資早已經拓展到了從酒業(yè),、礦業(yè),、食品、大健康,,到期貨,、資產管理、房地產,、物業(yè),、中藥、化工,、電子科技等十多個行業(yè),,其中不乏銀行、金融等趨勢性和價值高的行業(yè),。也就是說,,勁酒即使需要募集資金,也有以較低成本募集資金的渠道,,上市最主要的融資功能對勁酒吸引不大,。 對于勁牌這樣業(yè)績穩(wěn)健的企業(yè),上市傳聞接連不斷,,從之前的美爾雅,,到長航鳳凰,再到武昌魚,,都曾與勁酒傳出過借殼消息,,直至勁牌董事長吳少勛一再發(fā)聲“企業(yè)不上市,還未到上市的時候”,,傳聞才稍稍停歇,。 另一類是陰差陽錯錯過了機會。稻花香和白云邊即是如此,。 早年,,維維股份尚未收購枝江時,稻花香就曾傳出與平安信托洽談戰(zhàn)略入股細節(jié),,為上市做準備,。然而之后并未看到雙方有具體推進動作。后來稻花香又傳出借殼湖北金環(huán)等上市公司的信息,,但事后也都不了了之,。稻花香曾多次公開表示,,公司一直沒有放棄過上市,但上市時機一直不成熟,。 白云邊也曾積極籌劃上市,,2011年企業(yè)就曾規(guī)劃利用3-5年的時間上市,但正好遇上證監(jiān)會暫停IPO,。有傳聞稱白云邊也曾想借殼武昌魚,,最后也不了了之。 ? 鄂酒不上市的得與失 鄂酒沒有上市企業(yè),,在以下幾個方面優(yōu)勢非常明顯,。 首先保證了企業(yè)絕對的話語權。 其次,,在財務上有著靈活性,、主動性,而財務上的自由使企業(yè)決策更容易落地,,決策也更快速,。如稻花香先后收購了關公坊、楚都酒業(yè),、秭歸屈原酒廠和昭君等四個品牌,,不出手則已,出手必一劍封喉,,一步到位,。 第三,企業(yè)避免在激烈外部競爭中裸奔,。上市企業(yè)因為所有權和經營權高度分離,,為了保證權益人的利益,上市公司要對多方信息進行披露,,而數(shù)據的披露很多時候暴露了企業(yè)的意圖,。鄂酒不上市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底牌被翻開。 不上市有不上市的好處,,但是對比上市企業(yè),,鄂酒可能失去的更多。 以洋河為例,,洋河2009年上市,,當年的營收為40億元,凈利潤16.7億元,,勁牌則為29.37億元億元,,雙方的差距約10億左右。2010年,,洋河積極利用資本杠桿,,推動洋河和雙溝的整合,。2016年,洋河股份實現(xiàn)營收171.83億,,較勁牌的92.15億多出近80億,,幾乎兩倍于勁牌。與之相比,,勁酒盡管增長速度很快,,但是與有資本助推的上市企業(yè)相比,步子依然不夠大,。 如果將視野轉換到整個板塊的角度,同樣意義重大,。如徽酒板塊,,徽酒企業(yè)中有四家上市企業(yè),古井,、口子,、迎駕貢和金種子。還有徽酒集團也力爭在2018年上市,。 業(yè)內素有“東不入皖”的說法,,指的就是安徽省內高度競爭的白酒市場。在省內,,徽酒已經形成了以古井為引領,,以迎駕、口子,、種子三大品牌為副翼的品牌集團模式,,外加文王、宣酒,、臨水,、高爐家等各有增長,徽酒板塊整體200億左右的市場份額已經被上述品牌和全國名酒分刮殆盡,,外拓已經成為徽酒發(fā)展的必由之路,。企業(yè)外拓就需要更多的資本支持,上市是徽酒在整個白酒行業(yè)中的重要區(qū)位優(yōu)勢和強勁的發(fā)展勢頭的一種結果,。 當企業(yè)紛紛走出省內,,在省外連成片,“徽酒”整體品牌就會得到良好的傳播,,帶動徽酒產品市場的良性發(fā)展,,推動徽酒在外埠市場的滲透,提升徽酒的整體品牌影響力,。 相比之下,,鄂酒發(fā)展至今,,給行業(yè)以及消費者的感覺依舊是名頭還不夠響亮,酒企在全國市場上的話語權相對較少,,缺乏能引起行業(yè)轟動,,行業(yè)效仿的領軍企業(yè)。就是因為整個板塊的話語權不強,,板塊內部聯(lián)動較少的原因,。 ? 鄂酒該何去何從? 上不上市都是一種的選擇,。但對鄂酒來說,,面對洋河新江蘇市場戰(zhàn)略的推進、古井聯(lián)手黃鶴樓的滲透,,川酒東征等,,鄂酒與外來者的競爭與碰撞愈演愈烈,鄂酒還能抵擋多久,?長期的缺席公眾視線,,對企業(yè)來說真的是個好的選擇嗎? 鄂酒企業(yè)除了勁酒,、稻花香,、白云邊之外,體量都不是特別大,,但又都有一定的市場基礎,。當外地酒打算深耕湖北市場的時候,會不會再度上演古井牽手黃鶴樓的故事,?當其他鄂酒與外來名酒相愛了,,與昔日的兄弟品牌就只有相殺一條路可走。 沒有資本做后盾和助力的鄂酒和溫水中的青蛙一樣,,內憂外患之下,,只會越來越難。當湖北市場瓜分殆盡的時候,,剩下的鄂酒在資本眼中作價幾何,?消費者會不會喜新厭舊?資本還會不會,、愿不愿和鄂酒綁在一輛戰(zhàn)車上,?鄂酒整體的價值會不會逐步喪失?覆巢之下,,安有完卵,?市場留給鄂酒的時間和機會也已經不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