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8日,,據路透社報道,,華潤雪花擬斥資10億美元收購喜力在華業(yè)務。如果這一消息成真,,那么中國啤酒市場的競爭格局將再次發(fā)生“質”的改變,。 1月24日,華潤雪花總經理侯孝海在華潤雪花啤酒內部公眾號上署名發(fā)文《走進新時代》,,提出在2018年,,華潤雪花將拉開行業(yè)競爭“大決戰(zhàn)”的序幕,,用三到五年時間,在“最后一戰(zhàn)”中取得“理想的成績”,,完成利潤翻番,、市值翻番、品牌制勝,、質量發(fā)展等目標,,占領“有利的制高點”。 “最后一戰(zhàn)”,,這無疑是個令啤酒業(yè)界感到渾身一震的提法,。彼時,業(yè)界都在猜測華潤雪花的這場大決戰(zhàn)究竟要怎么打,,又會“打”出個怎樣的啤酒市場格局,?隨著并購喜力中國業(yè)務消息的傳出,這很可能是揭開“最后一戰(zhàn)”的序幕,。也有觀點認為,,即使收華潤收購喜力中國不成,也會有下一個,。 ? 9年凈利潤“買”1%市場份額 為什么是喜力?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,,有必要先來了解一下喜力,。 “在國際市場風生水起,而在中國市場卻水土不服”,,這是荷蘭啤酒巨頭喜力自1988年進入中國市場近30年來的真實寫照,。 彼時的中國啤酒市場,正處于積極調整時期,,大量外資涌入,,預備搶灘。在這一時期,,喜力憑借著國際市場的高知名度一炮打響,,在1993年成為上海首家年銷量突破10萬千升的啤酒企業(yè)。2005年,,喜力亞太成為上海首家產銷量超過20萬千升的啤酒企業(yè),。 轉折點發(fā)生在2006年,因其旗下金威啤酒持續(xù)的市場擴張,,導致原本上升的發(fā)展勢頭急轉直下,,先是年凈利潤總額大幅下降,2008年虧損達5200萬港元,,雖然2009年和2010年扭虧為盈,,但是2011年又回到了虧損的邊緣,。 業(yè)績反復的同時,喜力亞太在上海地位也日漸式微,,最終不得不放棄華東市場,,轉戰(zhàn)廣州、???。然而兜兜轉轉數年后,喜力仍深覺華東市場的戰(zhàn)略重要性,,因此于2014年,,喜力啤酒斥資7.5億元,在浙江嘉善投建近300畝喜力浙江釀酒廠,,預計建成之后產能將達30萬千升,。? 在喜力啤酒近日發(fā)布的2017年年報中,對于中國市場的描述只有“喜力品牌的銷量在中國承受壓力”等寥寥數語,。更加值得注意的是,,歐睿數據顯示,喜力啤酒目前在中國的市場份額約占不到1%,。 再來看看此次華潤的出價“10億美元”是什么概念,。根據彭博數據,預計華潤雪花2017年收入約為300億元人民幣,,利潤約為17億元人民幣,,折算為美元不足3億。而再將2009年到2017年華潤雪花所有凈利潤相加,,也不過10.51億美元,。也就是說10億美元,基本是華潤雪花9年來的凈利潤總和,。 而用9年凈利潤換不到1%的市場份額,,華潤雪花怎么想的? ? 關廠,、并購“連環(huán)套” 雪花要的不僅僅是中國市場 想知道雪花在想什么,,得先清楚雪花的問題所在。 從2007年雪花產銷量突破500萬千升超越青啤那一刻起,,對于這位新的老大,,所有人的關注點便放在了其凈利潤指標上。而在啤酒行業(yè)普遍成本上漲的當下,,提升凈利潤水平,,便只有提價一條路可走。在2018年初的那輪啤酒巨頭們的集體漲價潮中,,華潤雪花以10%-20%的價格漲幅高居榜首,,被指將有望扭轉一直以來噸酒利潤較低的局面,。 此次出手收購喜力啤酒,華潤雪花也被認為是借喜力推動高端化,。有業(yè)內人士分析稱,,如果將喜力并入華潤雪花的系統(tǒng),可以按照喜力噸酒價格7000元以上人民幣計算收入貢獻,。有行業(yè)分析師指出,,高端啤酒的凈利潤率一般可以達到7%-8%。 值得一提的是,,作為“雙千萬領頭羊”,,華潤雪花這時候“瞄”上喜力,不難讓人聯(lián)想去年在東歐并購的傳聞,。在那場華潤啤酒與朝日啤酒之間“爆發(fā)”的競購戰(zhàn)中,,為了競購5個東歐國家的優(yōu)勢啤酒品牌,華潤啤酒出價超過50億歐元,,但最終還是輸給了朝日啤酒,,其最終出價為73億歐元。 不難看出,,這場華潤全球布局的“陽謀”在首戰(zhàn)錯失后,,并沒有擱淺,而是在伺機等待更適合的“獵物”,。而這次它看中了喜力,。從華潤雪花的角度來講,無論是產品結構搭配,,還是國際化征程中必備的品牌與市場支持,喜力都可以提供,;而從喜力方面來說,,這個交易將讓喜力公司獲得“喘口氣”的機會。 此外,,還有觀點認為,,隨著跑馬圈地時代的結束,整個啤酒行業(yè)都在從“講規(guī)?!毕颉爸v價值”轉型,,其中最直接的證明便是關廠。據不完全統(tǒng)計,,百威啤酒在2016—2017年關停了8家工廠,,嘉士伯關閉并處理了17家工廠,華潤也關停了8家工廠,。 一邊在關廠優(yōu)化產能,,一邊則在尋找優(yōu)秀標的,,華潤升級的心思已經明了,正如前文所說,,即使不是喜力,,也有下一個目標。 ? 國產啤酒“一超多強”的格局正在形成,? 華潤雪花已經不滿足于做國產啤酒老大了,,它要持續(xù)領先,還要在更大的市場上尋求對手,。 據摩根史坦利的估算,,目前中國市場占喜力約3%的銷售量,以及2%的營業(yè)利潤,。目前在中國的超高端啤酒市場中,,百威英博有60%的份額,超高端啤酒約占中國啤酒市場的9%,。該行指出,,中國高端啤酒市場依然有翻一番的空間,這肯定是喜力目前主要在耕耘的市場,。 業(yè)內人士分析認為,,如果該收購方案成功,華潤雪花或能加速爭奪百威,、嘉士伯和青島啤酒等品牌的市場份額,。樂觀估計,如華潤雪花成功拿下喜力中國業(yè)務及其品牌系列,,則有可能在兩三年內將喜力的市占率進一步提高到3%到5%,。 也就是說,收購喜力后,,華潤雪花的高端品牌市占率將提高到3%到5%,,整個高端啤酒市場的舞臺依舊廣闊。 如果侯孝海提出的利潤翻番,、市值翻番的“雙翻番”目標能夠順利實現,,那么整個國產啤酒的市場格局將會從“兩超三強”的行業(yè)實力格局向“華潤雪花與青啤+燕京+重啤等” 的“一超多強”格局發(fā)展。而當華潤雪花走到這一步,,其在國內啤酒市場可能真的沒有“應戰(zhàn)者”了,,“決戰(zhàn)”之后,再無戰(zhàn)事,,再無敵手,,侯孝海所言的“最后一戰(zhàn)”,大抵正是這個意思,。 而如今借力喜力啤酒加碼高端市場,,侯孝海會不會再喊出全球市場的“第一戰(zhàn)”呢,?我們拭目以待。 關于華潤擬收購喜力中國業(yè)務,,你怎么看,?文末留言等你分享!